牙周病 健康殺手 釋放毒素循環全身 可能引發多種疾病
文/謝秉諺
目前分類:專業知識類-Q10 (13)
- Sep 19 Mon 2011 09:46
牙周健康=全身健康,不可輕忽的牙周警訊!
- Aug 18 Thu 2011 09:36
粒線體的靈魂-輔酶Q10【生理功能】
- Aug 18 Thu 2011 09:30
粒線體的靈魂-輔酶Q10【介紹】
l 輔酶Q10的介紹
輔酶Q10 (Coenzyme Q10)亦稱為Ubiquinone,意即無所不在(ubiquitous)的醌(quinone),廣泛存在於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細胞胞器(subcellular organelles)中。是一種必要的油溶性維他命或類維他命(vitamin-like)的物質。一般維他命被定義為對正常身體功能所必要的少量有機化合物,做為酵素的輔酶或前驅物質,它存在於天然食物中,有時也能在身體內合成。同樣的,在許多食物裡可發現含有少量的CoQ10,也可在所有的組織裡生合成它。Coenzyme Q10是至少細胞內的三種粒線體酵素(Complex I,II及III)及細胞其他部分之酵素的輔酶,在產生高能量的磷酸鹽(ATP)的氧化磷酸化作用(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)代謝路徑裡,必需這些粒線體酵素群的參與,因此所有的細胞必需依賴CoQ10,製造維持生命所必需之能量。Coenzyme Q10同時也是細胞自身產生的天然抗氧化劑(antioxidant),做為自由基之清道夫(free radical scavenger),以降低或免除細胞遭受來自活性氧分子或自由基的攻擊,對生命的維持意義重大。
- Aug 18 Thu 2011 09:27
粒線體的靈魂-輔酶Q10【與粒線體的關係】
l CoQ10與粒線體的關係
粒線體(Mitochondria)是探索疾病、老化、退化的關鍵鑰匙之一,粒線體功能障礙幾乎可能出現在全身器官,包括神經、肌肉及內分泌系統,如皮膚、肌肉、心臟、腦部、腎臟、肺臟、肝臟、腸胃,眼、耳、齒齦…..等。以前被認為疑難雜症的,不少是粒線體DNA受損或突變的問題,像心臟病、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,第II型糖尿病、巴金森氏症(Parkinson’s Disease)等,雖有複雜病因,也被發現和粒線體缺陷有關,而粒線體DNA突變則來自細胞老化的累積來的結果,或是癌症、疾病所致。「為什麼單細胞生物不會老,不會得癌症」?最主要的不同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粒線體!
- Aug 16 Tue 2011 15:26
您所不知道的Q10-美膚因子
- May 26 Thu 2011 14:38
Q10小常識-口腔的健康交給Q10準沒錯!
- Apr 22 Fri 2011 10:57
優質麗緹的強力後盾!【Q10達人 因為熱情光芒再起】
- Mar 23 Wed 2011 11:14
美膚新概念-皮脂膜
肌膚的天然屏障-皮脂膜
相當多人對於皮膚的認識,在於最外層為角質層,其實這種說法有些不正確,健康的肌膚利用自體分泌的油脂、汗液與角質層建構出一道天然的防衛屏障,這道屏障經過表皮上細菌作用之後會成弱酸性,能幫助肌膚鎖水保溼、防止病原入侵、阻隔紫外線大量穿透等功能,這層天然的弱酸油脂層稱為皮脂膜(SSL, skin surface lipids)。
- Jan 27 Thu 2011 11:04
Q10小常識-小心!有些東西不能與Q10相遇
先前有些新聞報導斗大的標題,總是讓許多民眾對Q10有了"既期待又怕受傷害"的心理,其實就像是"螃蟹與柿子不能一起吃",老祖宗的智慧是靠長期經驗的累積,值得高興的,Coenzyme Q10與藥物的交互作用是能以科學直接去避免的:
1. Co Q10與降血脂藥-statin
- Jan 27 Thu 2011 11:00
Q10小常識-補充Q10
Coenzyme Q10的使用劑量
我們每天食用的食物便含有Co Q10,但含量極少(30mg Co Q10=牛肉970g=沙丁魚470g=綠花椰4.5kg=雞蛋13kg)。目前的研究顯示,每日補充200毫克12個月或100毫克長達6年,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產生,換句話說,至今的臨床研究仍無證據指出Co Q10的毒性。各國對於Co Q10的每日食用劑量有不同標準,台灣衛生署規定每日不超過30毫克;國際Q10協會與日本Q10協會建議每日不超過300毫克。
- Jan 27 Thu 2011 10:36
Q10小常識-Q10的臨床實驗(學術性)
說起Q10的功能,從Q10發現歷史說起:
在1957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Dr. Frederick Crane等人,從牛心臟組織的粒線體中發現並分離,隔年,Folker等人確立人類Co Q10的化學結構,並發現此物質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,可惜未獲當時Merck公司主管的支持,因此專利與相關技術轉而賣給日本公司。1970年中,日本製藥業率先大量合成,並展開人體臨床實驗。1972年,Karl Folkers教授發表人類心臟病經常伴隨有輔酵素Q10濃度缺乏的臨床現象理論。1978年,Peter Mitchell研究膜上的能量轉換,以化學滲透理論(chemiosmotic theory)榮獲諾貝爾化學獎。在日本學界和醫界的努力下,日本厚生省於2001年中將Co Q10列為”沒有標示醫療效能”的食品原料,正式允許Co Q10進入食品市場。台灣於2005年底,將Co Q10由醫藥品列管名單中排除。行政院衛生署隔年初即公告”開放輔酵素Q10為食品原料及其產品應加標警語標示”。
- Jan 26 Wed 2011 13:23
Q10小常識-Q10好but怎麼用?
l Q10的吸收與補充
Q10是油溶性的物質,分子量約864。對皮膚的吸收並不十分理想,為改善Q10的吸收效率,常見的製造方法有微脂體(Liposome)技術、超微乳化均質(Microemulsion & Homogenization)技術或奈米化(Nanoparticle Process)技術等。一般適合經皮吸收的乳化粒經大約在300奈米以下。吸收方式可分為如下幾種:
- Jan 26 Wed 2011 13:17
Q10小常識-不能不知道的Q10(學術級)
CoQ10中文稱為輔酶Q10,又稱為泛醌(ubiquinone)亦即無所不在(ubiquitous)的醌(quinone)。廣泛在人體各組織器官細胞的胞器(subcellular organelles)中。是一種必要的油溶性維他命Q。
粒線體是人體細胞的發電廠及細胞程式凋亡(apoptosis)的執行中心。其發電系統則是由CoQ10與5個酵素複體(complex I、II、III、IV、V)所構成的呼吸鏈(respiration chain)組成。Q10除了做為鏈上的推手(sparkplug)外,也是complex I、II、III三個酵素複體的輔酶,所以沒有Q10,發電廠就無法供電,人生將吹起熄燈號!另外,在發電的過程,必然產生一些所謂自由基的下腳,造成氧化壓迫(oxidative stress)破壞粒線體,此時,Q10又扮演成抗氧化劑的角色,擔任自由基的清道夫(free radical scavenger),使粒線體的功能順暢運行。